水产饲料制造的生态水产饲料制造技术

2023-08-17 14:41:54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生态饲料是指可获得最大营养物利用率和最佳动物生产性能,且能最大限度地注重饲料对饲养动物、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主要是土壤、水资源)的安全性,促进生态和谐的饲料。

生态饲料的特点是:①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动物排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②强调最佳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经济性;③强调安全性,即不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饲料原料,不滥用会对环境(土地、水资源等)造成污染的饲料添加剂,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抗生素;④强调饲料的适口性和易消化性,善待动物;⑤强调改善动物产品的营养品质和风味;⑥提倡使用有助于动物排泄物分解和去除不良气味的安全性饲料添加剂。而生态水产饲料是指具有上述特性的水产类配合饲料。 由于水产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所用主要原料的类型有关,例如,我国的淡水鱼配合饲料中油料饼粕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国外如日本,动物性饲料资源丰富,所以,在设定水产动物营养需求参数时应充分考虑饲料的类型。

在水产动物营养需求参数方面的发展趋势是:①提供理想蛋白质模式或理想氨基酸模式,并与生产目标相对应;②提供总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③提供所有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及其恰当比例;④适宜来源碳水化合物(糖类)的种类及需要量;⑤提供有效磷、钙需要量,最新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胆碱、磷脂等的需要量;⑥提供水产动物的有效能量需要;⑦提供水产动物生长模型,用于预测和控制动物的生长过程。

在实际饲料配方设计中,营养指标的设计必须考虑养殖的实际情况。例如,按照鲤鱼的可消化氨基酸模式或需要量设计饵料而不考虑蛋白质含量,可以得到与考虑蛋白质含量的饵料相同的养殖效果,但可以降低饵料的粗蛋白水平约1%,这样就可以显著降低鲤鱼粪尿中氮的排出量。 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植酸酶、果胶酶等是饲料中添加较多的酶。添加酶制剂既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能量,又可以提高动物对酶作用物质的消化率。通常对于幼鱼,由于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某些消化酶的分泌不足。此时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鱼生产性能。而当饲料配方中含有鱼虾不适宜消化的原料组分时,添加专用酶制剂也会有明显的效果。

谷物及其副产品中植酸磷的含量较高,但动物对桓酸磷的利用率很低。在水产饲料中添加桓酸酶也可提高桓酸磷的利用率,同时可改进饲料的转化效率。 与畜禽一样,水产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平衡受到破坏时,有害微生物会占优势,导致水产动物生病。在饲料中,使用经保护技术(包被等)处理的益生素可以帮助动物建立有益微生物占稳定优势的微生物区系,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

化学益生素是非微生物制剂,在动物肠道内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这些物质主要是一些寡糖类,如异麦芽糖、果寡三糖、半乳寡糖等。其特点是耐热、耐压,稳定性好,便于饲料中应用。 水产动物的消化道特性多种多样,消化液的pH也有不同,部分鱼为无胃鱼,因此,合理调节饲料的酸碱特性,进而调节胃肠中的pH为最佳值,可以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促进水产动物健康。

由于每一种饲料原料的酸碱特性不同,对饲料pH的影响就不同。在应用酸碱平衡剂时,应考虑不同饲料原料的酸碱特性(酸性因子或系酸力),使得最终能用较少的酸碱平衡剂达到预期的水产动物消化液的pH值,获得最好的使用效果和最低的添加成本。 8.1 饲料的最佳粉碎粒度控制技术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特定品种、特定饲养阶段的饲养动物对于特定的饲料配方的产品都有一最佳粉碎粒度,这一粉碎粒度是各种原料最佳粉碎粒度的组合。在这种粒度下,动物将取得对饲料的最大的消化率,使粪便中排出的营养物、干物质最少。各种谷物、饼粕的最佳粉碎粒度对不同的动物是不同的。特种水产动物饲料的粉碎粒度对营养物的消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尤为明显。在这一方面,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

8.2 精细的配料混合技术

配料是保证各种原料组分准确执行配方的规定,而混合则是保证特定体积内各种饲料配料组分的均匀分布,从而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混合后的分级。采用新型双轴桨叶混合机或单轴桨叶混合机可以实现高效混合(1~1.5分钟,CV值小于5%),保证饲料产品的质量。

8.3 蒸汽调质技术

对饲料进行蒸汽调质可以提高淀粉的糊化度,使蛋白质变性,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另外,调质也有利于饲料制粒、膨化和保持颗粒耐久性,减少饲料在输送和水中的损失,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8.4 挤压膨化技术

挤压膨化加工的温度、压力条件比制粒、膨胀更为强烈,是水产饲料、宠物饲料的首选加工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这些动物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8.5 活性饲料添加剂的液体喷加技术

许多维生素、酶制剂、益生素产品都是热不稳定的。这些添加剂如果在混合机处添加,经调质、制粒或挤压膨胀、膨化加工后损失很大。而采用在制粒、膨化后直接喷涂在颗粒饲料表面,则会大大减少这些添加剂的损失。如果采用真空喷涂工艺则效果更好。 9.1 饲料的加热杀菌技术

(1)将粉状饲料装入可加热的混合机中加热,可以杀死某些有害细菌,瑞士布勒公司已推出此类产品;

(2)将粉状饲料置于调质器或蒸煮器中进行灭菌,然后在特殊冷却器中冷却;

(3)将饲料制粒、挤压膨胀、挤压膨化,进行杀菌处理。

9.2 饲料的排序生产技术

为了避免生产不同动物饲料之间的交叉污染,将每日加药饲料的生产按照动物种类和对药物的危害敏感程度排序,使得按照此顺序生产的饲料产品不会发生安全风险,同时可减少冲洗的操作。

9.3 制订设备冲洗程序

当排序生产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时,就进行必要的冲洗作业。保证将混合机中残留的药物冲出,冲洗后的物料要单独存放和处理。

青贮饲料的技术要点

生物伺料加工技术工厂化规模生产黄粉虫,可以利 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糠粉、树叶、杂草甚至有机垃圾等有机废弃物 资源,经过酵化处理,制作成生物饲料进行饲喂。利用发酵生物 饲料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营养丰富,是理想的黄粉虫词料。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各种工农业生产有机废弃 物,如农作物秸秆、树叶、草粉、木屑、食用菌栽培基质物、酒糟、 各种果渣等,均可经发酵处理后用于饲喂黄粉虫。

将废弃的农 林副产品转化为优质的动物蛋白,不与畜禽争伺料,同时也为黄 粉虫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饲料来源,开辟转化处理工农业生产 有机废弃物资源的新途径。在黄粉虫的农作物秸杆糠粉生物伺料研制过程中,我们以 微生物菌剂作为酵化剂,配以取食刺激剂诱食剂、养分平衡剂,在多次对比伺喂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添加剂的最佳配方。

农作物秸秆糠粉的人工发酵要求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某些微生物、酶类所需要的特定pH值范围,而且还需要某些化学元素,如锰、磷、铁等,作为酶的激活剂,此外微量元素的加人有利于黄粉虫体内对营养的平衡、转化,促进生长发育。

农村养殖生产中,自配饲料用于青贮饲用玉米即将收获。怎样青贮呢?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原理秸秆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乳酸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营养特性的一种方法。青贮是利用新鲜的玉米茎叶或整株切碎,密封贮藏,使植株本身呼吸造成缺氧条件,而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pH值降到4左右时,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最后乳酸菌本身亦因乳酸不断积累,被自身的乳酸控制而停止活动,从而达到长期青贮的目的。

二、青贮技术一是及时压紧,经过切碎的青贮料,应即时装填,并人工压紧,一般每装填50厘米左右碾压一次;二是整平,青贮料装填完后再进行最后一次碾压,特别是表面要整平,以青贮料紧密均匀为妥;三是在青贮料堆的边缘四周留1米左右的地面;四是盖膜,选用12丝厚、暗色或者白色、强度高、不易破损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压紧压平的青贮料堆上,并且在青贮料堆四周多出1米左右的塑料薄膜,同时在其上一层用10~20厘米厚的黄沙压紧,并认真检查薄膜,有无破洞,如有破洞用不干胶封补;五是在塑料薄膜的外层用彩条布覆盖,其上用沙袋、石头、废旧轮胎等压紧,防止损坏、鸟食、鼠害;六是青贮一个月时间后,牲畜需用时随饲随取,在一头开封后随取随封,若较长时间不取料,应用塑料薄膜盖严取料处,防止通气、霉烂。

三、注意事项将在乳熟期的饲用玉米含水量在65%~68%时全株收获,即刈割时间确定在播种后120天左右为最佳。用铡刀将玉米植株切碎至3~5厘米,然后用喷壶每100公斤原料喷水15公斤,再加入少量的尿素(每100公斤原料加5公斤尿素),搅拌均匀后装入用水泥和砖砌成的青贮池中,压实后密封,青贮40~60天便可用来饲喂。注意事项:1.装料的塑料袋中盖青贮池的塑料尽量不留空气,防止好气的霉菌等腐败菌乘机滋生,导致青贮失败。2.创造适宜的青贮温度,料温在25~35℃时,乳酸菌会大量繁殖,超过50℃会导致青贮料腐败变质。3.尽量缩短铡草和装袋、装池时间,防止因原料在没装袋或装池前发酵变质。4.注意防鼠,老鼠喜食青贮料中的玉米籽粒,咬破塑料袋会导致青贮失败。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