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热水养殖淡水鱼该怎样合理建造池塘呢

2024-11-29 02:11:58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发布

淡水鱼适合在26~30℃的水体中生长,这时它的吃食旺盛,生长快速,饲料报酬也最高。如果全年使水温保持26~30℃,对于缩短养殖周期,加速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加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地热温泉和工厂余热;另一种是采用锅炉加温。应用地热或工厂余热成本更低。  应用地热水养淡水鱼的要点如下:

一、合理建造池塘

饲养池要求冷、热水源都具备,热水水温低限为35℃,以确保池水水温保持在26~30℃。

  要求水质无毒、无污染,pH值7左右。鱼池要背风向阳,环境安静。

采用水泥砂浆岩石(砖块)筑砌,池底、周壁全部用水泥抹光滑。  为防逃,池四壁上端向内侧伸出10厘米防逃反檐。

  池塘呈长方形,长宽比(3~4):1。稚鱼池面积10~20㎡,成鱼池80㎡左右。池底向排水口倾斜,池深1。

3米。池塘能排能灌,池中或一侧用砖石堆砌高出水面30~40厘米的休息台,占池面积的1/10~1/15。

  紧傍休息台,可用水泥板设置低于水面10厘米的饵料台。  池底要垫一层软细砂:稚鱼池厚5厘米,成鱼池厚10厘米。

二、 投喂优质配合饲料

饲料是应用地热养淡水鱼的关键,一般可用专用配合饲料,投饵坚持“五定”和“四看”,每天上午8:00~9:00、下午4:00~5:00投饵两次。

  

三、 冬季加温养殖

当10月上旬水温下降时,要将幼鱼从室外转人室内加温养殖,放养密度为150~250尾/㎡,保温室可以是塑料大棚,也可以是房屋,在北方地区以房屋为宜。  一般是在池中直接加入温水,但水温较高的热水源,应先与凉水混合调适宜再加,尽可能使池水稳定在26~30℃。

  由于夜间气温低,所以夜间调温更为重要,加水次数和时间,要因天气和池中水温灵活掌握。由于越冬加温池处于封闭状态,淡水鱼放养量大,吃食也多,所以池水极易恶化,水质管理尤为重要。  改良水质方法:一是经常加注更换池水,这可以和调温结合进行;二是池中养殖一些浮萍,来净化水质;三是定期用10~15毫克/升的生石灰或5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起到防病和净化水质作用。

  

四、高密度分级饲养

高密度分级词养,是人工养殖淡水鱼,促进个体生长,提高群体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4月中、下旬,外室水温达到20~24℃时,选择晴天,对加温池饲养的淡水鱼挑选分级,向露天池移放。

  要求同一个池放养规格基本一致。

夏、秋季水温比较稳定,自然水体水温很适合淡水鱼生长,是整个养殖周期中淡水鱼最活跃、摄食最好、生长最快的重要阶段。采用高密度养殖,淡水鱼的排泄量大,容易破坏水质,为了保持水质清新,成鱼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使透明度在25~30厘米

饲养池要求冷、热水源都具备,热水水温低限为35℃,以确保池水水温保持在26~30℃。要求水质无毒、无污染,pH值7左右。鱼池要背风向阳,环境安静。

采用水泥砂浆岩石(砖块)筑砌,池底、周壁全部用水泥抹光滑。

为防逃,池四壁上端向内侧伸出10厘米防逃反檐。池塘呈长方形,长宽比(3~4):1。稚鱼池面积10~20米2,成鱼池80米2左右。池底向排水口倾斜,池深1。

3米。池塘能排能灌,池中或一侧用砖石堆砌高出水面30~40厘米的休息台,占池面积的1/10~1/15。紧傍休息台,可用水泥板设置低于水面10厘米的饵料台。池底要垫一层软细砂:稚鱼池厚5厘米,成鱼池厚10厘米。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