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豇豆行距为60—66厘米,株距为30厘米。
豇豆是大棚常种的蔬菜之一,北方多为大棚种植,南方多为露地种植。北方大棚一般3月初播种5月初开始采收;
5月中旬到7月份为豆角的采收盛期,拉秧时间视植株生长状况而定,如果植株长势良好,可以到8月份再拉秧。
大棚长豆角其实不是那么好种,常常出现不开花、结荚少、叶子发黄植株早衰或者植株生长过旺的情况。在豆角种植中都要进行合理科学的日常管理,我们的目标是三个,第一,高产,也就是结荚率要高,防止落花;第二,防止植株早衰,保持植株健壮生长;第三,防治病虫害。基于以上三个目标,在栽培管理中要做到这3点。
一、苗期控长很关键,通过控水进行控长,防止落花落荚
在蔬菜中豆角算是耐旱的,它的根系发达,主根深可达 80 厘米以上。所以种植豆角是不用浇太多水的,并且豆角对浇水也很敏感,如果浇水稍一过多会导致植株疯长,造成落花落荚。
1、苗期如果不是特别干旱不浇水,直到结荚后再浇水:豆角根系发达,种植时一般都是直接播种的,没有移栽断根的过程,所以豆角苗期通常营养生长旺盛。如果豆角出苗后温度高、肥力足,浇水多,那么营养生长旺盛就更为突出,进而影响开花结荚,会导致晚开花、开花少,落花落荚也严重。
2、豆角出苗后以控为主,控水控肥、中耕促进根系生长,控制茎叶生长:出现花蕾后如果土壤比较旱,可以浇小水,滴灌每亩地浇水5-8方,沟灌的话在垄沟里一浇而过就可以。初花期一定不要浇水,否则会大量落花,待第一花序结荚后并且上面几节花序陆续现蕾时可以浇足头水。待中下部结荚伸长,中上部现蕾时时,再浇第二次水,进入结荚旺盛期后,见干就浇水,才能获得高产。
二、合理追肥防止植株早衰,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豆角结荚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虽然它有根瘤菌但是并不发达,种植时必须供给一定数量的氮肥,否则氮肥不足,植株长势弱,易早衰。但切记不能偏施氮肥,否则植株易旺长,需要磷钾肥的配合施入。
1、施足底肥:种植豆角要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通气良好,排水方便的中性壤土种植。整地时施足底肥,每亩地施入腐熟粪肥5000-10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肥料均匀撒施后,深翻土壤,深度为25cm。
2、合理追肥:种植豆角在施足底肥,浇足底水的情况下,播种后直到结荚前不浇水追肥。豆角结荚后植株对养分的需求大大增加,要提供充足的水肥供应,每10天左右施肥一次,每亩地追施高氮高钾的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在结荚期每10天左右喷施一次硼肥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能够有效的减少落花落荚。
三、病虫害防治
1、首先大棚种植长豆角一定要整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
棚内种植长豆角一般都是吊蔓栽培,棚内通风透光条件比较差,需要进行搭架、打杈、摘心。当植株长到30cm时就要立支架吊蔓或者绑绳吊蔓。豆角枝蔓虽多,可是不能自行缠绕,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管理中经常绑蔓绕蔓,生长旺期几乎每天都要绕次蔓。当主侧蔓爬到架顶时进行摘心。
2、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害主要有叶霉病、锈病、白粉病和炭疽病;虫害主要有潜叶蝇和蚜虫。这些病虫害都不是很难防治,田间透光通风良好发病率会大大降低。日常管理中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即使没有发病时,也要每周喷施一次百菌清或者嘧菌酯进行预防,一旦发病就要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可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叶霉病;喷施喷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粉必清150 倍液防治锈病、白粉病;喷施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防治炭疽病。
大棚豇豆行距应为一尺半,株距应为一尺。大棚种植豇豆,因其通风透光条件不如露天种植,故应比露天种植稍疏一些为好。
黄河流域豇豆大棚多层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上旬定植。定植前棚内要搭盖二层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每亩种植3500-3800穴,行距60cm,株距30cm,每穴保苗2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
一般情况下,大棚豇豆的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希望按照这个要求,您种出来的的豇豆产量高。也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到您。
豇豆种植一般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
种植红芝行距是40一50厘米,株距是25厘米。
豇豆播种密度为行距0.8~1米,株距0.25~0.3米。
种植虹互一般株距25厘米,行路40厘米为空
豇豆种植行距一般为50-60㎝,株距在25-28㎝,但不同的种植环境、地区等会有差异,所以要根据自己的种植地块等多方面的原因去定行距。
行距偏大,对于植株的采光、通气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最好不要把行距定得太小。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