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铵和尿素属于氮肥,都可以做追肥使用,两者区别如下:
1、肥效速度不同
碳铵属于速效性肥料,而尿素属于中速性肥料,碳铵的肥效速度比尿素快,在用到地里转化速度短,用到长势偏弱的作物上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比较慢,用肥后需要7天左右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2、作物的吸收利用不同
碳铵用到土壤中后,以铵态氮的形态存在土壤中,能够直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尿素在用到土壤中后,需要经过5-10天的转化期,先通过土壤脲酶的作用把肥料转化为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如果打算给作物施用氮肥,应当最迟在需肥期前5-7天使用。
3、不同气温肥效差异不同
碳铵的分解速度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肥效损失也就越大。当温度低于20度时,碳铵的挥发损失就非常小,另外,因为碳铵具有很高的溶解度,哪怕是在5度以下的温度环境下使用,也能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而尿素在10度左右的土壤温度环境下,一般需要7-10天的转化时间,而且温度越低,所需要的转化时间会越长。
4、在土壤中流失率不同
把碳铵施用到土壤中后,肥料中的铵态氮能够非常稳定的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出现肥效随水流失的情况,养分保留率比尿素更高。
把尿素施入土壤中后,它会以分子的状态溶于土壤溶液中,不但不容易被土壤颗粒吸附,反而容易随水流失肥效,所以养分的稳妥性和保留率比不上碳铵。
5、使用方法不同
从肥效上来说,碳铵的分解挥发损失量比尿素大,因此深施碳铵才能得最好的肥效,最佳施肥深度一般在8厘米左右。而且碳铵不能在干燥的土壤中使用,只有土壤中有一定的水分含量才能完全溶解,所以天旱用肥后需要浇点水,在这一点上,肥效迟缓的尿素就没有这么大的使用限制性。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钥、锌、氯等。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而微量营养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几种营养元素则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磷肥、氮肥、钾肥是植物需求量较大的化学肥料。
简单讲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是一类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使用方法差异较大。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是一类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