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大棚

2023-08-16 18:57:00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有立柱温室大棚建造流程及注意事项

定点放线,铺底按1:2.7的比例,墙高3米铺8米,墙高3.5米铺9.5米,留前沿时,从0.5米向内开始挖土。土壤干湿适宜时用臂长为8米的挖掘机取土,每步土(50—70厘米)。用推土机压实,达到指定高度,要求墙顶平整,达到要求宽度。后墙上口宽2米,山墙最高点上口宽1.5米,山墙前端一定整平,利于上膜和上卷杆。山墙外围用挖掘机修理,利于紧钢丝。

挖掘机切墙体,根据不同地质指定坡度。注意:切两山墙时南口比北口略宽。切墙时后墙上虚土20—30公分。

棚内用挖掘机整平,灌透地,再整平。一般东西落差按每百米30—50cm,便于水渠施工。最后将门口处整理预备开门建房。

埋设后墙顶柱,比后墙高50厘米左右,向北有一定斜度。一定从中间打点向两边延伸。注意所有立柱下边要有垫石,埋立柱时要夯实。

埋设后砌柱,砌柱前出顶柱20—30厘米。

埋设中立柱,决定棚面角度,第一排距后墙顶柱约90厘米,和后墙顶柱一般高。第二、三、四、五排分别是二排比一排差40厘米,三排比二排差60厘米左右,四排比三排差80厘米左右,五排比四排差120厘米左右。南北间距分别为3米、3米、3.1米,它们的角度分别为:26.6°、23.5°、14.0°、12.1°、10.08°。(不同大棚不同要求)

安装钢管梁,1.5寸与1.2寸镀锌钢管焊接,前后头用4*4角铁,前头弯度合理。

地锚沟,根据不同地质决定深度,70厘米—80厘米,地锚埋好后,灌水沉实。注意:地锚摆放前稀后密。

棚面横拉钢丝,需用专用紧线机把钢丝拉紧,钢丝26 #。

建造后坡,拉钢丝(约10—15厘米/根)、铺苇板,铺薄膜、毛毡包头,拉上一根钢丝,固定在每架钢梁上。挖掘机上土。注意:后坡上钢丝不要固定死。以防上土时,砌柱翻滚。

上托膜竹,主梁之间(约60厘米/根)上下托膜竹小头相对接。

上棚膜,预备好竹竿、粘合剂、胶带、剪刀、小块备用膜,以防刮破时急用。东西两头拉展后,再固定一头,然后从另一头拉紧固定。放风膜同样。注意:①棚膜两山墙固定时,南头卷膜时,向上多卷,以防前头膜松。②棚膜前粘裤时,定在前头钢管弯处上边,以防压膜绳拉破棚膜。③棚膜前粘裤钢丝上下拉紧时,用细钢丝双并拉紧。最后用尼龙绳压紧棚膜。

安装放风口滑轮,每7米一组,每组3个滑轮。

盖草帘、棉被、防雨膜。

安装卷帘机。

修水渠,用混凝土浇制。该渠既是走道又是水渠。注意:每1.4米留一个出水口,镶塑料手提出水口。

盖看护房(又叫缓冲房)。注意:连接通道两端门口处挂两个棉门帘,防风、保暖。

温室大棚基础是温室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温室基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温室大棚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性能,因此,对温室大棚的基础施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三禾农业整理资料,现将温室大棚基础施工技术总结如下:

一、温室大棚的基础类型

1、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常用于外墙下,除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外,还起围护和保温作用。温室内如有隔断墙时也常采用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材料可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一般常用砖、毛石、混凝土,垫层可采用灰土、三合土、素混凝土。

2、独立基础。连栋温室室内独立柱下基础一般都是独立基础。常用于温室独立基础的形式主要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还有一些温室特殊用独立基础,如桩基和可调节基础等。

二、基础埋置深度

一般情况下,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①温室的结构类型,有无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②作用在地基上荷载的大小和性质;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④相邻温室的基础埋深;⑤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

m,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地基在施工时不受扰动;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软质岩石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挖好后立即铺筑垫层。深不宜大于原有温室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温室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取相邻两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温室外围护墙面的基础埋深度应在常年冻土层以下,当冻土层深度较深(>1.5

m)时,为节约投资,可将基础埋深设计在冻土层以上10-20

cm;对于室内柱基或墙基,一般应考虑温室冬季运行时,室内不会出现冻土;基础埋深不受冻土深度的影响,主要应考虑不影响室内作物耕作和满足地基持力层的要求,一般可埋设在地面以下0.8--1

m.

三、温室基础坡度

为顺畅排泄温室屋面雨水,温室的天沟必须保证一定坡度。设计天沟坡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水平基础,改变温室立柱长度;二是保持相同立柱长度,采用基础找坡。前者基础施工方便,但工厂加工立柱的规格较多;后者可显著减少工厂生产立柱长度的规格品种,是目前温室设计和施工中常用的方案。

基础找坡建议天沟方向坡度宜在1:200-500,且要保证基础伸出地面高度不高于0.5

m。具体坡度的大小应与天沟排水能力、建设地区的降水强度、温室类型和排水方式等相协调。 长度大于54

m的温室,建议沿天沟方向双向找坡,最高点放在长度方向的中点。为避免基础高差过大,单向排水温室,起始最高端12

m可以做成水平;双向排水温室,中部12-15

m可做成水平。

为保证上部结构顺利安装,避免结构产生次 压力,建造基础时应保证尺寸偏差不超过土10

mm o

四、温室基槽开挖

1、清除场地。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并处理完毕。

2、检验。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按程序开挖。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注意地下水位。开挖地下水位高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

m,然后才能开挖。

5、进场道路准备。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6、选择好土方机械。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7、确定施工区域运行路线。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8、准备好人工辅助作业。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进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作业等,均应配套人工进行。

9、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五、温室基础开始施工

(一)作业条件

1、基槽混凝土或灰土地基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2、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并办好预检手续。

3、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

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4、常温施工时,乳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用水湿润,一般以水浸人砖四边1.5

cm左右为宜。

5、砂浆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 浆试模。

(二)工艺流程

1、拌制砂浆。①砂浆配合比应采用质量比,并 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t2%,砂、掺和料精 度为士5%。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砂一水泥一掺 和料一水,搅拌时间小于5

min.②砂浆应随拌随 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后3-y4

h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③基础按每 250

m3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一组6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2、确定组砌方法。①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②里外咬搓,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3、排砖撂底。①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②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4、砌筑。

①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5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②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③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

mm,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5、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

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质量的3%-5%。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需要可以随时咨询潍坊三禾农业温室施工部。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