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政府加大“三农”投入的原因分析 :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2.“三农”正是如此。(一)农业部门本身属于生产效率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且农业需要的水库、灌溉工程又属于投资金额大、投资期限长、牵扯面广,外部效应大,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改造传统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关键是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而新的生产要素必须来自于农业科研活动。如果失败,所有投入的科研经费将由科研单位自己承担。显然这种具有风险,且收益“外溢”的农业投入,只能由政府承担。
二、 政府加大“三农”投入的意义 :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稳定和发展农业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前提。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三句话也将政府投资“三农”的原因和意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中共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极其引人关注。
情系三农,青春同行
“高科技就是好,我再也不用担心干旱问题了”一名在田间地头耕种的农民满含笑意地说。7月19日,陕西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心农实践团成员前往拐里村田地寻找耕作的农民,向他们介绍高吸水性树脂—一种节水性科技产品,使用这种产品可以节水60%,可以提高产量20%,并且种植方法简便-直接与土壤混合种植,成本低-每亩田地六十元,使用周期为长达6年。
情系基层,始于实验
积极响应“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组成员积极查阅相关文献,经过一个星期废寝忘食的试验,终于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
情系基层,始于实验,团队不断前进
情系田地,播撒希望
全体队员深谙“大学生深入基层促进农村科技发展,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的道理。即使下着雨,全体队员满怀热情前往太白实验田播撒希望的种子,抵达基地后,各个小分队迅速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技术组队员熟练用锄头松土,并且给其他队员讲解种植的一些知识,松土有利于增大土壤空隙,方便植物的根进行呼吸,松土的深度以见根为准,浅了效果不好,深了容易伤及植物根系。实验组队员将高吸水性树脂按照最佳比例与土壤充分混合,并设置多个对照组实验将蔬菜种子进行种植。队员们将高吸水性树脂混合于土壤中去,浇水,搅拌,放置种子,一气呵成,经过三个小时的辛勤劳作种植任务顺利完成。
情系田地,播撒希望,团队再接再厉。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