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鱼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水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野生水鱼与饲养水鱼的区分方法,一起来看看。
野生水鱼与饲养水鱼的区分方法
从甲背来看野生甲鱼的甲背用手摸过去会很光滑,而家养甲鱼的甲背则要粗糙得多,市民在选购辨别时,可以先看一看其甲背是否有光质感,然后再用手去摸一摸。
从形体来看野生甲鱼因为生长环境严酷,每天为觅食而奔忙,形体看过去要矫健很多,更壮实一些。而家养甲鱼生长环境优良,每天?饭来张口?,?好吃懒做?,看过去会肥胖臃肿很多。不过要提醒一下,一般来说,母甲鱼会比公甲鱼胖一些。
从颜色来看品种不同的野生甲鱼虽有不同颜色,但以偏黄、偏黑的颜色为多,而家养甲鱼的颜色在偏黄、偏黑的基础上会带有一定程度的绿色。
从纹路来看野生甲鱼的纹路会显得淡一些,而家养甲鱼的纹路则会显得新一些。
从烧煮的时间来看家养甲鱼很快就能烧烂,但野生甲鱼则需要烧煮很久才会熟透。
从口感来看煮熟后,家养甲鱼会比野生甲鱼的腥味重一些。
水鱼的饲养方法1. 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所以在养甲鱼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甲鱼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甲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饲养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甲鱼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2. 甲鱼喜欢呆在水质好的环境中,所以主人一定要勤换水,大概2?3天换一次水。
3. 甲鱼要多晒太阳,因为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并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
4. 甲鱼为水生杂食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幼甲鱼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年甲鱼摄食田螺类,蛤蜊等软体动物、鱼、虾以及动物尸体,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小甲鱼你可以将肉切成碎肉丁,慢慢喂他吃,就好了 。
5. 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6. 甲鱼在南方十一月底就冬眠了,在北方大概还提前一个月吧.冬眠不需要另外准备地方只在盆里铺半边沙子超出水面就可以了。它可能爬出水面到沙子上一动不动的睡上几十天,又不知不觉的进水里再睡上几十天。
7. 夏天注意防蚊子,甲鱼很怕蚊子的。
8. 甲鱼生性凶猛好斗,群体间侍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所以饲养过程中要喂足食物,并要密切关注它们的举动。
?
自然条件下,鳖的生长发育缓慢,达到性成熟的时间较长,一般要4~5年的时间, 鳖卵的孵化时间亦长,而且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大,对鳖卵的孵化造成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自然条件下,孵化率极低,并且孵出的稚鳖质量既差又不易存活。为了利于人工繁殖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应时行人工繁殖,鳖的人工繁殖既是降低生产成本又是提供大量种苗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一)选择亲鳖
选取优良的亲鳖是人工繁殖和人工孵化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选择亲鳖的时候,鳖的年龄要在4年周以上,最好是6~8周年(人工养殖的鳖年龄可减半),体重1kg以上,最好2~4kg。鳖的外形正常、皮肤光亮、活泼健康、无伤无病、发育正常。此外,亲鳖的营养优劣主要看甲后缘革状皮肤的厚度与坚硬度,后缘革状皮肤薄而软弱者为营养不良,厚而有皱纹且略带坚硬者为优良。钩钓、叉捕的鳖,有严重内伤的鳖以及畸形鳖都不适宜做为亲鳖。
(二)雌雄投放比例
由于鳖不相互残食的习性,尤其在食物、争夺配偶方面更加突出。而且如果放养密度过大,排放的泄物会增大,水质容易变坏且不易控制。因此,亲鳖的放养密度需要一个合理的比例。一般1kg以上的亲鳖放养密度为每1.5~2平方米放养一只,若用温水养殖,水温终年控制在30℃左右,不使亲鳖进行冬眠,水质清新,则放殖密度可适当增大,约每平方米为1~3只。雌雄的放养比例一般为3~4:1。雄鳖不宜过多,否则将出现雄鳖互相撕咬争夺配偶,且与雌鳖争抢饵料和干扰雌鳖的正常发情交配活动,雄鳖过多会使养殖成本上升,但如果雄鳖过少,则又会使卵的受精率降低。
(三)亲鳖的日常管理
亲鳖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亲鳖人工繁殖的成败。在亲鳖日常管理中庆注意做好管理日记,记下每天的天气、气曙、水温、水质、投喂的量、取食情况、亲鳖的活动情况、有无病症等等各种情况,做好管理日记有助于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具体的情况,以便能不断地改进饲养技术,提高饲养水平。
亲鳖池的水质要求清洁、新鲜,尤其是池水的含氧量要充足,为经常保持池水的高含氧量,应经常注入部分新鲜的水量,但也不必注入太多的水量,每次的换水量在1/5左右为好。经常注意水温的变化,水温不宜骤升骤降,应常保持在30℃左右为宜。每天投喂饲料要得当,方法是每天记录好投喂的量,亲鳖取食情况,剩饵为多少,总结出每天应该投喂的饲料量同时还应结合水温、气温等情况综合总结,得出合理的投喂量。每次投喂之后应及时清理食台,把亲鳖吃剩的残饵清除干净。同时还应保持亲鳖场的安静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给亲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是第一次产卵的亲鳖对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它们往往没有挖穴经验,在产卵期间如果稍遇干扰就会匆忙逃走,严重影响产卵效果。此外,产卵场沙层的含水量也十分重要,如果出现连绵阴雨阴天或是久晴不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沙土的含水量,方法是在产卵场上加盖遮荫棚,可防雨防晒,必要时加高水位或泼水以增加湿度,在产卵场应适当栽些灌木花草或堆一些碎石等人工模似一个自然环境,总之,产卵场的沙土的含水量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开为标准。
亲鳖产卵往往是在夜间,此时应绝对保持安静,也不应有灯光或手电筒的照射,以免亲鳖受到惊吓,待亲鳖产下卵8小时后方可取卵,取卵时间一般在产卵后的第二天的上午,取卵时应小轻放,避免破损撞伤,如果看到卵的一端有一白点,说明是受精卵,否则为没有受精卵,采集的受精卵清理产卵场,尽量恢复原样,以利于亲鳖第二次产卵或其它亲鳖产卵。
(四)人工孵化
在鳖的人工养殖过程中,人工孵化是一个中心环节,鳖的人工孵化首先进行的工作是选卵和鉴定受精卵。每年获得鳖卵是在5月中旬至8月上旬,6月至7月获得的卵是质量最好的卵。待亲鳖在产卵场产下卵后,便可以从沙土中取得鳖卵。因为鳖卵的重量和直径直接影响着胚胎的质量的大小,卵径越大卵越重那么孵出的稚鳖个体越大,质量越高,因此,在选卵时应选卵大且重的鳖卵。将收集到鳖卵集中到荫蔽处,放置约6~10小时后,在卵朝上的卵壳表面便出现一个白色区,此白色区是鳖卵已经受精的标志,若没有这个白色区,则不可用于人工孵化。
生产上应用的鳖卵孵化是在孵化场中进行的,孵化场应设在一间小屋内,把朝东或朝南方向的沙地做成斜面,还应有防逃设施,整个孵化室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此外,在沙地的斜面下端埋一个小水缸或脸盆,缸口与沙地成平面,放满水,这是因为刚孵出的稚鳖有趋水的习性,稚鳖孵出后使成群结队地爬入小水缸中,同时也便于在水缸中捕获稚鳖。
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和沙的含水量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孵化期温度在30~32℃,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之间,沙子含水量在7%~8%之间,这组数据是较为合理的一组数据。
在适合的条件下一般40~50天左右便可出壳,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稚鳖迟迟未出壳的,可用人工方法助其出壳,可用小木锤轻轻敲破鳖卵,使其顺利出壳。另一种方法是人工诱导出壳,即是当孵化积温达到36000℃?小时的时候,将卵壳完全变白的鳖卵收集起来,放入装有20~30℃温暖清水的脸盆或提桶中,使水完全浸没卵壳,由于温清水对鳖卵的刺激作用,加快了稚鳖的出壳速度,一般放入水后几分钟就有大批的稚鳖破壳而出,例如用30℃孵化50天,则30℃×50天×24小时/天=36000℃?小时,所以孵到50天时就可以进行人工诱导出壳了。自然出壳和人工出壳的稚鳖都需一个暂养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出壳后的稚鳖所处的水温要平衡,不可有冷热交替的情况,同时,自然出壳和人工出壳的稚鳖不可混养在一起,因为自然出壳的稚鳖体质相对要强一些,而且发育也较快,若与人工出壳的稚鳖混养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相互争夺残杀的情况。
此外,这里给您提供中国绿野-宁波农经网上一篇关于“甲鱼疾病的预防措施”的文章:
1、把好苗种质量关:坚持自繁自育,杜绝疫病传染源。选购鳖苗时,应选择种质纯正、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第一、第二类鳖苗,尽量不进未经海关动检部门的境外鳖苗。
2、合理放养:根据养殖经验,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鳖的放养密度不要超过15只/平方米,成鳖的养殖密度以2-3只/平方米,鱼鳖或虾鳖混养时,鳖种的放养数量掌握在300-500只/亩。
3、把好饲料质量关:饲料应选择信誉和质量过硬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首先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颗粒大小适宜。其次是控制调整好投饲量。每天的投饲量主要根据鳖的摄食情况和水质、温度而定。
4、水质调控:(1)甲鱼池水体要求微碱性,pH值要求在7.5-8.0,盐度要求在1.5‰以下,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2)透明度以30-35厘米为宜,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3)溶氧甲鱼虽然要求不高,但尽量能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4)水质调节和底质改良: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质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一般可用EM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产酶益生素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效分解底层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5)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
5、实行鱼、虾、鳖、贝、藻、萍等混养,保持水体生物多样性。多品种混养是生物防病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它可以克服化学药物或抗生素长期和大量使用而产生的耐药性,又可避免因其造成的副作用和环境污染,促进各种生物共生共长。现介绍几种较好的混养模式供参考:
(1)鳖虾混养:冬季在鳖池内套养6-8公斤/亩虾种或抱卵虾;(2)鱼鳖混养:在常规鱼养殖池中,于6月上旬将温室培育的幼鳖每亩放50-100只;(3)鳖鱼混养:在养鳖池中放养一部分当年育成的5厘米以上的鳜鱼种10-20尾,或其它鱼种如黄颡鱼、花(鱼骨)、湘云鲫等,每亩投放100-150尾。同时在春季也可在鳖池内放养150-200公斤/亩的螺蛳。
6、注重甲鱼疾病的预防。根据甲鱼生长阶段发病特点与日常观察是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平时每隔20—25天要消毒一次,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溴氯制剂、二氯异氰尿酸钠、EM菌等安全环保药物,交替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1‰-2‰的维生素C、适可耐、氟苯尼考、病毒净、EM原露或产酶益生素等,以增强甲鱼自身的免疫力。尤其是在气候、水温等环境因子变化明显或突变时,如温室甲鱼转入外塘养殖时、梅雨和台风暴雨季节及高温天气等,应及时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水质的调控,防止甲鱼应激反应增强,以致内分泌失调而导致发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